•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学车趣闻
  • 高岭村周边的趣闻轶事
  •   山阳区中星街道高岭村东有一条历史上山洪暴发冲刷而成的干河沟,和寺河村隔河相望,被高岭村人叫作东河,寺河人称为西河。在高岭村辖区的东南方,有一处叫堂圐圙。说起堂圐圙,有一个被世世相传的神奇故事。

      传说很久以前,在高岭村和寺河村的地方有一个规模宏大的——鸿门寺,其香火旺盛,僧众数百,寺内的主持长老是一位得道高僧。鸿门寺规模宏大,财力雄厚。听老人们讲,鸿门寺的后门在寺河村的鸡窝泊池下面,前门在白庄村北地,晚上小得骑马关山门。

      话说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即位,无道,,至使黄河以北很多地方的缺衣少食,形成了百里无炊烟、千里无鸡鸣的凄凉景象。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全国各地爆发多处农民起义,为隋朝起了决定性作用。当时河南境内就有几支农民起义军,最有名的就是《隋唐演义》中所说的瓦岗寨农民起义军。传说,鸿门寺长老曾暗中支持起义军,后被,隋炀帝派大兵围剿鸿门寺。们不是官兵的对手,被官兵攻破鸿门寺。官兵僧众,一把火烧了鸿门寺。鸿门寺长老见势不妙,慌乱中命僧人将寺中所有宝藏及金银财宝全部投入到堂圐圙的一口水井中,用一块青石板盖住井口,推倒墙壁将其掩埋。

      传说在鸿门寺的旁边有一个村庄叫大辛庄,其对面是小辛庄(小辛庄现名小庄,隶属寺河行政村)。传说火烧鸿门寺时,大辛庄也一同被战火烧掉,因此,千百年来留代相传的四句话:“火烧鸿门寺,捎带大辛庄;找着堂圐圙井,能买来河南省。”这虽是一个久远的传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高岭村东河堂圐圙周围,确实有人居住。在这片区域内有一个地方,在生产队年代讲究深耕细耙,不时有砖头瓦片、破碗破罐之类的东西被翻出来。幼年时听村里老人讲,高岭村的先人最初是在东河居住的。以上种种传说难辨,毕竟年代久远。怀川大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历朝各代在这里称雄争霸,经过了无数次的战火洗礼,山河早已巨变,原来的模样只能留在人们的传说中。

      高岭村北边有一道呈东西的山岭,是太行山的最南面。山岭向下呈南北方向延伸几条山沟。说起这个地方,人们把它叫作虎丘山卧虎岭。这个名称现在年轻人知道的不多,但提起虎丘山上的虎鼻,可谓人人皆知。虎鼻山位于高岭村略偏西北的地方,正下方的山沟叫作虎掌沟。虎鼻山是一条南北很短的一道半截山岭,正下方的悬岩上有一个天然的大石洞,像老虎张开的嘴巴。其东西两边各有一个小山洼,东边的叫东杨家洼,西边的叫西杨家洼。两个小山洼衬托着虎鼻山形成整个虎头的面部轮廓,虎掌沟向东依次有4条山沟,分别是长掌沟、白神掌沟、小燕掌沟、老扁沟。4条山沟成南北的4道山岭,像老虎的4条腿,4条腿底部各隆起一个小山包,从西往东依次叫羊粪谷堆、谷堆、小燕谷堆、大谷堆。4个谷堆代表着老虎的4只蹄子,老扁沟的东边有一条不太长的小山沟叫作永范沟,其有一条略呈东南方向的山岭,代表着老虎的尾巴。

      这种景观现象站在近处很难观察到,上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开山炸石,山体植被遭到严重,更难观察到这种景象。但如果选择有利地形,还能观察到。遗憾的是虎鼻下方的大石洞被人们炸毁,再也看不到老虎嘴的景象了。我年少时(1963年左右),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墙南村北的古山阳城墙下经一位长辈给我讲述了这个事情。在长辈的描述下,我极目远眺,仔细一看,大吃一惊,整个虎丘山俨然像一只凶猛的老虎卧在那里,形象十分逼真。如果有兴趣,可以到墙南村北的古城周围的制高点上,可能还会观察到这种景象。

      关于虎鼻下方的老虎嘴有一个般的传说,说的是东汉年间,墙南村是山阳县的所在地,山阳县的北城门楼正对着虎鼻山那道山梁,城门洞同虎鼻的老虎嘴呈一条直线。城门洞地上有一块隆出地面的石头,晚上关闭城门后,用一根大木杠,顶住城门,下边顶在这块石头上,所以人们把它叫作顶门石。说来此石有点怪异,每逢山阳县令坐轿从北城门经过,无论进出,此石总是擦着轿底。县令初时认为轿夫们的个子低,更换高个子的轿夫后,无论把轿抬得多高,照样擦轿底。后来有一位杨县令,脾气有点暴躁,大石头擦轿底的现象使他心里很不舒服,就命人将城门底下的大石头刨掉。可此石被刨掉后,该县令不久就身亡。从此以后,山阳县一连几任县令,不是死亡就是身染怪异之症。后来朝廷了解这个情况后,请了一位术士对山阳县进行了全面考察后得出的结论是,大石头实际是对着老虎嘴的一块支虎石,卡着老虎嘴,支着老虎的牙。此石刨掉后,了风水,老虎嘴里没有了这块石头,专吃姓杨的县令。山阳县一连几任县令都姓杨,取老虎吃羊之意。

      在高岭村的东北方向有一条山沟,名叫黄龙沟。黄龙沟里面有一个天然石洞,当地人称黄龙洞。洞口朝西坐落在东边的山岩上,洞深6米至7米,宽3米左右,正前尽头略高的地方设黄龙神位,洞内南面的石壁上有一条酷似龙形的图案,洞内北面有一条不太长的小洞,宽度仅能容一人钻过,里边有一个小水坑。传说此水是神水,能祛除百病,善男信女叩头后通常都会取一瓶水带回家,让家里人喝神水免灾。

      传说黄龙洞的黄龙夫人娘家是武陟仇化庄人(仇化庄现属于示范区管辖)。传说古时候仇化庄有一家员外,家中有很多良田,骡马成群。老员外只有一个女儿,视为掌上明珠,疼爱有加。可此女,从小就得了一种怪病,浑身长满似鱼鳞片的东西,满头秃圪疥,虽多方医治,总不见好转,老员外很是无奈。话说有一天府上来了一位后生,说家住在黄龙山,来府上找点活干,问老员外是否愿意收留。时正值天气,老员外雇人日夜不停地浇地,正缺人手,便欣然答应,对后生说,只有抽水浇地这一种活,茶饭管饱,工钱照付。该后生说:“行,但我有一个要求。我无论何时出工、怎样干,请员外不要,我按你的吩咐把活干好。”员外应允。用过饭后,该后生便一头倒在房里呼呼大睡,直到晚上还不见后生出来。老员外心里犯了嘀咕。第二天一早,老员外到地里一看,只见给后生指定的地浇得均均匀匀,一连几天都是如此。老员外心生疑问,暗中观察该后生。这天晚饭后,老员外悄悄来到地里,找一个地方躲起来,到了后半夜,只见后生来到地头的井边,对着井里吸了一口气,刹时后生不见了,只见一条小黄龙腾空而起,从口里喷出一股水柱,片刻将地灌溉好。老员外跌跌撞撞跑回家,对谁也不敢提及此事。

      突然有一天,老员外的女儿又犯了病,浑身奇痒难受。老员外急得没办法,突然想起了那个后生。老员外命人摆了一桌酒席将后生请来。席间,老员外讲了女儿的病情,并承诺说,如能医好女儿的病,愿将女儿许配给他,并将家产作为陪嫁一同赠送,绝不食言。后生听后,从怀中摸出一粒丹丸,交给员外,让其女儿服下。说来也怪,该女服药上立刻不痒了。没过几日,身上的鱼鳞片和头上的秃圪疥全部脱落了,皮肤变得白皙细嫩,还长出一头乌发,非常美丽。老员外大喜,择日将女儿和后生完了婚。婚后小夫妻相亲相爱,生活美满。一天,后生对老员外说:“我乃黄龙洞小黄龙也,奉旨来与你女儿完婚,你女儿。你女也非,乃龙女,因故降罪,今在的期限已满,我们将返回洞府,。”说罢,只见一条小黄龙腾空而起,没入云端。随后,老员外的女儿也无疾而终。

      旧社会,每逢天气,的人们便祈求龙王爷降雨。传说仇化庄的人们每次祈雨都十分,因仇化庄是黄龙夫人的故乡。传说有一次又逢,仇化庄的人们来黄龙洞祈雨,偏巧这次黄龙神不在家,龙王夫人便将神案前半灯盏水赐于娘家人。小黄龙回到洞中,夫人对黄龙讲了这件事。黄龙爷大吃一惊,说大事不好,返身出洞向仇化庄赶去。但为时已晚,不多时,只见密布,倾盆大雨从天而降。一会儿工夫,山洪暴发,冲毁了田园,冲毁了庄稼,房屋倒塌,幸亏黄龙爷及时赶到,收住了雨势。从此以后,仇化庄的人祈雨再也不了。村子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