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学车趣闻
  • 动物趣事一箩筐 美好回忆驻心间(图)
  •   她回忆说,当时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座蟒蛇馆——圆顶,里面是透明的大玻璃,外面是,里面住着两只菜花蟒,身上花纹黄绿相间,十分漂亮。当时工作人员给它们称体重,嗬!竟有50多公斤!王仁凤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两只大蟒,有空就去看饲养员老王怎样喂它们——饲养员要上前抓住这两条不安分的家伙,让它们张开血盆大口,再向它们嘴里投牛肉、带金字旁的女孩名字猪肉等。过一段时间熟悉后,饲养员就向笼舍中投入活鸡、兔子等,两条大蟒也就毫不客气地上前吞食。有一次,一条大蟒溜出笼舍,躲在了公园入口处的竹林里。老王找到它后,高兴极了,立即将身上的咔叽布外衣脱下来,小心地蒙住它的头,请来七八个同事将这个大家伙扛了回去。当时的场面真壮观。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正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大家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但动物们的日子可算上是小康水平了,因为国家当时为每只(头)动物都拨了口粮,特别珍稀的动物东北虎、华南虎等还配发了肉票、蛋票。

      王仁凤记得动物中享受“最高待遇”的就是那对每天能喝上牛奶的长臂猿。那两只长臂猿是省立医院一位医生在海外的兄长捐赠的。入园没两天,那只公猿明显“水土不服”,饲养员小姚每天像带孩子似的,天天抱着喂它牛奶,还带它上医院求治。但由于当时医疗条件跟不上,公猿因病不治而亡,留下那只孤伶伶的母猿,时常在有月的夜晚发出哀痛的嚎叫。小姚听说上海动物园有一只正值壮年的公猿,就携带这只母猿赴沪“寻亲”,结果任凭人怎么推,这只专情的母猿死活不进那只公猿住的馆舍。

      而那些成群的猴子,吃的杂米都是煮熟的,并制成饭团形状。那些大型食草动物,如骆驼等,王仁凤说春夏时节,工作人员会去附近割新鲜的青草,让它们享受到成捆的鲜嫩肥美的青草;而快到冬天时,她要到郊区农村采购大量稻草,以动物们严冬的饲料供应。

      1981年,动物园首次成功繁衍了4只小鸸鹋。鸸鹋是一种类似鸵鸟的鸟类,产在森林中,属珍稀鸟类。当时那只母鸸鹋产下几只翠绿色的蛋之后,饲养员也不清楚这种鸟的繁衍规律,按以前的做法,都是将蛋送到或上海动物园去孵化。当时的兽医江福霖决心按鸵鸟的繁殖规律,尝试一下孵化鸸鹋。起先他搭了一个窝,因害怕鸸鹋蹬碎了蛋,就用工具车了几只“木蛋”放进窝中,眼见那只鸸鹋安稳地趴在蛋上,开始孵化,江福霖这才放心地换上了真蛋。结果一下子成功孵化出4只小鸸鹋。江福霖因此还获得了当年的科技进步。

      作为员,王仁凤曾向新加坡、日本等国来宾介绍过动物园中的珍贵动物。像丹顶鹤等还作为“友好使者”被馈赠到日本久留米市。王仁凤感慨地说:对于到省城来游玩的人来说,不到逍遥津就等于没到过省城;到了逍遥津,不进动物园,就等于没到过逍遥津!所以那时候大家节假日都喜欢携家带口到动物园来玩玩,那时的门票是五分钱(小孩三分),节假日门票一天都能卖到1000多块钱。

      王仁凤1998年光荣退休,但她一直关注着动物园的变迁,多次带着儿女、孙辈们回动物园参观。王仁凤告诉记者,此次动物园大搬迁,圆了几代工作人员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