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学车趣闻
  • 老年人学车几多欢喜几多愁
  •   淮安新闻网讯从2003年9月1日起,考领驾驶证的年龄上限由过去的60周岁推迟到70周岁。这使得汽车驾校偶尔会出现一些“银发族”,开上小汽车驰骋也不再只是年轻人的。不过,老人学车并不像普通人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越来越多的“银发族”加入开车一族,虽然有学成之后和开车时的欢喜,但也免不了有学车时的惆怅。

      欢喜:图新鲜,送孙子

      现已63岁的费老先生开朗、健谈,他说自己今年六月份学车是为了图个新鲜,“别看我人老,可从来不服老,就想试试能不能学会。”费老先生说,学会开车后,他的生活丰富了很多,“儿子、儿媳上班比较忙,我就开车送小孙子上学,可比挤公交方便多了;平时没事还能开着车到老朋友家串串门。前段时间儿子的新房装修,我还开车帮着拉了几次地板。”看来,费老先生的有车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今年57岁的王先生是一机关单位的退休老干部,他今年在城南明星驾校学的驾驶,至于学车的原因,他说“开车是必须掌握的生活技能”,“以前在单位,有司机帮开,就一直没学。退休后,生活中还有很多需要自己开车的地方,只好来学了。”王先生说,有车开的退休生活倒也过得自在,“没事开车带着老伴去周边兜兜风、走走亲戚,很方便。”

      据了解,这些在退休后学车的老人一般是教授、医生、生意人或者退休老干部,他们的收入、知识水平相对较高。“这类人接受能力强,思想也,也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支持买车、开车的消费。”淮安市光大机动车驾校负责人赵万珍认为,“银发族”中这类有思想的人支撑起我市老年人学车的市场。而淮安市淮宁机动车驾校的负责人许先生说,在他们学校学习驾驶的,“银发族”能占到5%左右,其中又有90%以上是类似教授、医生、生意人或者退休老干部这些收入、知识水平相对较高的人。

      优势:很认真,特虚心

      老人学车与年轻人比起来,当然也有着自身独有的特点。很多驾校的负责人和教练都表示,老人学车虽然因为协调性等问题比不上年轻人,却学得很认真、很虚心。

      淮安市公交机动车驾校的周教练近来正在教一位62岁的老人学车。在他看来,这位老人从理论考试到学车时的表现,都让他很。“报名时他就告诉我,自己老花眼,看书时得拿放大镜一页一页地往下啃,所以我一直很担心他能否考过笔试。最后,在笔试时他居然考了个满分。我很好奇,问他原因是什么。他说,薄薄的一本书,用了两三周的时间来回啃了数十遍。这跟大部分年轻人喜欢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大不相同,也让人很。”周教练说,学车时,虽然老人对要领掌握、况反应能力差一点,体力和精力上也不太足,但“他们喜欢在学习中总结、琢磨。一旦学会,就很扎实,忘不了。”

      淮安市光大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教练则说,老年人在开车上时也比年轻人更有优势,“虽然老年人不比年轻人身手敏捷,但开车时心态比较平和,不会像年轻人那样心情太焦躁,有时甚至突然兴起飙车。”教练说,坐在老年人开的车上,会感觉稳稳当当,很有安全感。

      惆怅:问的多,学的少

      那么,我市老年人学车的现象多不多见呢?通过多方采访发现,我市老年人学车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现象:问的比学的多,学成的开车少。

      记者拨打了我市10家驾校的咨询电话,结果这些驾校都表示接受60岁以上的老人报名,费用也跟年轻人一样。但这10家驾校的负责人在一个问题上都持同一口径,那就是老年人学车的并不多。

      明星机动车驾校的负责人说,今年他们收的60岁以上的屈指可数,只有两三个;中山驾校的刁女士干脆说,在她记忆中今年并未收过60岁以上的;淮宁驾校的许先生则给出一个学车比例,“现在学车的,学生占60%甚至以上;然后是中年人,占到35%左右;剩下的5%,是55岁以上的老年人学车占到的比例。”许先生还说,这些老年人当中,60岁以上的也并不多。采访中,黄河机动车驾校、公交机动车驾校、蓝盾驾驶培训中心等驾校的负责人也都表示,他们接收的老年人也很有限。

      那么,这种现象是否意味着老年人不想学车呢?淮宁驾校的负责人许先生认为,这是很片面的说法,“其实,很多老年人还是想学车的。我们驾校隔三差五就会有60岁左右的老年人过来询问学车的情况,但大部分只是来问问,没有下文,连名都不报。据我了解的情况,首先是很多老年人学车前会权衡再三,一犹豫就报不成了;再者,就是子女反对,很多子女考虑到父母的身体原因,出于安全考虑,劝父母不要学车;还有一种情况便是,很多老年人学车只是一厢情愿,因患有冠心病、容易头痛等毛病,体检时就通不过。”许先生认为,正是这些摆在老年人面前的情况,使得“问多学少”现象成为了现实。(许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