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招聘信息
  • 合肥私企莫名“被发布”虚假招聘信息
  •   原标题:合肥私企莫名“被发布”虚假招聘信息

      法制网记者李 实习生范天娇

      去年在赶集网上发布的招聘广告,时隔近一年却频频接到应聘电话,这让安徽省合肥市一家私营企业职员很是纳闷。原来,该公司的招聘广告最近被再次“激活”,不仅招聘职位种类增多,连工作地点也改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而这一切,作为招聘的主体,公司却全然不知。

      莫名“分公司”招工收取体检费

      该公司员工向当地反映称,最近经常接到电话询问分公司的招聘,但是自己所在公司是一家在合肥注册的私营企业,在并没有设站,更别谈还发布了招聘信息。

      根据应聘者提供的信息,公司员工登陆招聘页面发现,这家“分公司”不仅冒用名称,竟然还通过了执照验证。这让员工怀疑,是不是公司去年招聘时上传的营业执照被。而更让公司担心的是,很多应聘者给这则招聘打了差评,这会影响企业信誉和口碑。据应聘者反映,这家冒名公司不仅没有单位名称,面试过程也是草草结束,还直接开出了交纳230元体检费要求,“一看就是”。

      正规资质的公司在被人在网络招聘平台冒名顶替,不仅造成品牌形象受损,还让许多不明的应聘者上当。这样的事情,在线下招聘环节中并不少见。

      有网友发帖诉说应聘经历时提到,自己在国内某大型招聘网站上看到成都知名宾馆市场部招聘信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发了简历。没想到,这家宾馆给他发来短信,直接要他现转20元钱建档费,然后再去接受培训。没有面试就要交钱,该网友表示自己很怀疑这则招聘信息的真实性。

      “一些公司少的让交几十元的交建档费,多的要交几百元的服装费,应聘者要留个心眼,这样以各种理由收钱的公司肯定不正规。”辗转过多家公司面试的丁同学告诉记者,身边朋友也通过网络应聘遇到过一些“黑公司”,一般不会轻易上当。但经历最多的还是简历石沉大海,或是让等通知就不了了知。曾经有一家公司让她等很久后,才通知职位早就招满了,但网页上的招聘信息还迟迟不撤销。

      小丁说,这会让人感觉自己被骗了,成为公司积攒人气和博得关注的工具。

      三类应聘投诉平台无法规避

      应聘者反映的情况在一些业内人士那里也得到了。一位负责合肥片区线上招聘信息发布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信息平台收到较多的投诉有三种,一种是不合理收费,如面试时收取报名费、建档费、风险费等,这种投诉最多;第二种是反映虚假信息,像一些招聘单位并不需要用人,发布职位信息只是为了作免费宣传,扩大自己的知名度;还有一种是商家信息,如上传别家资质证明,留自己的联系方式,或是他人电话,发布不实信息等。

      “因为网络招聘是一种新兴行业,最近几年发展较快,各种大小招聘网站鱼龙混杂,有的资质审核比较严谨,有的可能给钱就能发布,给一些或是的公司钻了。”这名业内人士说,主要原因还是发布信息的准入门槛较低,监管还不够完善。

      记者随即登陆了一家招聘网站,尝试发布招聘信息。注册一个ID号后,点击发布招聘页面,写完所需填写的岗位要求、公司信息、联系方式等数十项内容,不需要任何身份认证或是公司凭证,5分钟即可完成操作,在招聘网站上免费发布信息。这样简单、快捷的方式诚然给用人单位带来便利,但是削弱了应聘者求职安全系数,所存在的隐患是不言而喻的。

      “招聘网站的客户有两种,一种是大客户,一种是散户。大客户会有专人跟进,上门办理资质审核并存档。散户比较多,一般是自己上传营业执照等证明,也会有客服人员联系,但在这个环节中出现或是虚假发布,平台也无法规避。”某招聘网站员工告诉记者,对于应聘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网站都不承担责任。

      “招聘企业的资质审核是不能透露的。如果出现侵权事件,网站不会帮助应聘者,只会做下线处理。”智联招聘客服人员也给出相似的回应。

      网站须对企业进行资质审核

      不承担责任、不帮助、无法规避风险,这些字眼在许多应聘者听来像是急于撇清责任的说法,但在行业中已经形成共识。到底作为提供平台的第三方,招聘网站是否对发布的信息负有责任,应聘者能自身权益吗?

      “从用工单位的角度说,在招聘过程中是不允许收取各种费用的,应聘者有权要回。而发布虚假招聘信息、隐瞒事实的企业则处于边缘地带,因为劳动法基础法律关系不明确,法律原则上承担责任,但落实起来很难。”安徽省律师协会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范国平说,从信息发布的平台方看,完全不承担责任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范国平指出,网络平台应承担一般形式审查的责任,核对企业的营业执照、公司代码等内容。只有资质审查通过的企业,才允许发布信息。若是对没有经过审查的公司直接放行,在招聘过程中造成应聘者利益受损的,平台方要对损害结果承担责任。

      “不仅要进行资质审查,谁来审查、审查什么、审查结果都应该做出明确。”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胡从发补充道,目前对招聘网站的监管主要依靠行业自律,所以还应将审查过程透明化,公示给应聘者,防止出现暗箱操作的行为。

      记者调查中发现,许多招聘网站并没有开通投诉电话或是在网页醒目的提示投诉通道,应聘者大多通过邮件或是点评等方式反映,受理起来会有一定的滞后性。

      “这需要相关部门加强规范管理,要求这类服务性网站建立便捷的投诉反映机制。平台方在接到投诉后应限时受理,可以在被投诉的信息页面上注明提示或是暂时关闭页面,核查之后给予公开答复并处理。若是超出时限或是疏忽造成应聘者损失的,要承担相应责任。”胡从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