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学车趣闻
  • 宁远古村奇闻趣事你听说过吗?
  •   古村位于湘南永州市宁远县冷水镇境内,地处雾云山的东北麓。村后有一座不太高的小山“后龙山”,古树葱茏,绿荫覆地;村前的隔洞山(又叫“龙珠山”),距离仅两三百米,山脚是村小和民居,书声琅琅;山腰有不少农民的菜地,一年到头,长满了各种新鲜蔬菜;山腰以上,种满了桃木李果、枣树梨树,也有灌木、荆棘和茅草。村西和北面,是连绵不断的雾云山,松树、杉树、油茶树,浓荫蔽日;村东和南面,为雄峻的青定山、大宜山,石峰高耸,旱地与梯田,点缀其间。村左村右,各有一条小河,碧波,四季不断;两侧良田千顷,油菜花与稻花,接踵媲美。从春到冬,村内村外,四周青山,鸟语花香,美不胜收,令人陶醉。

      村内,有明清时期的古建筑40多栋,依山傍坡而建,总建筑面积约1.1万多平方米,建筑形态各异,类型丰富,功能多样,什么、客厅、花厅、上下堂屋,书房、闺房、卧室、厢房、厨屋、杂屋,还有商铺、仓房、碓房、磨坊等等,搭墙共垛,错落有致,曲廊相接,可连可分,鳞次栉比,遥相呼应,与“天人合一”的古代风水之说相符。

      从建造构图上来看,可分为单体的三合院、四合院,以及前三后四、两进两厅,或双四合两进三厅的连体院落——估计与主人家的财力和审美感觉相关。

      其平面布局虽然不同,建筑的年代也有早晚,但修建的风格及方式方法,却基本一致:一式的青砖黛瓦,清水山墙,墙顶屋脊,飞檐翘角,墙头窗格,常为砖瓦修砌,描龙绘凤;各楼,大多是条石门坎,泥塑加石雕,硬山搁檩屋面。

      有些院落,天井众多——最多的一个院落,有36个天井;大院套小院,门门相对,屋内木制架构,梁枋窗屏,花鸟虫鱼之类,精工细雕,彩绘漆画,可以说是研究湘南地区明清时期,民居建筑发展演变的“活化石”。

      村中古巷,三横四纵,其间青石板相接,阴沟、阳沟互连,排水系统完好无缺;若是雨天,脚穿布鞋,走在石板上,纵然雨水再大,也不会漫至巷道,打湿鞋面。

      古村东南西北,前后左右,共有十余个出口,而且每一个出口都建有门楼,两扇厚厚的木门,遇到特殊情况,关上木门,插好木拴,整个村庄就成为浑然一体的古堡。若是登上村内最高点的炮楼——位于祠古戏台旁的楼顶,放眼远望,村庄四周的情况一目了然,纵然遇有匪盗、流寇,也只能望村兴叹。

      骆氏祠,在村前的中心部位,始建于清代初期,可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共深60米。中厅梁枋高架,其下空空荡荡,宽五、六十个平方,由几根圆圆的木柱,成双成对,并排支撑。隔着一个四方形的天井,是三开间的后堂,又叫亲睦堂——这里是族人(村委会)议事的场所。亲睦堂曾经一度改作本村米、面加工的用房,每天从早到晚,柴油机与碾米机“卟嗵、卟嗵、哐哐哐哐”的响声,震耳欲聋;细细的米糠,在后堂空中弥漫——数年之后,在村外西南附近的土坡旁,村里新建了一座作坊,又才将那些碾米、磨面的机械,全部迁出。

      祠的最前面,是古色古香的戏楼,始建于清朝同治庚午年(1870),为抬梁式全木结构,高12米;戏台檐下横枋上,有“八仙缘”、“双龙戏珠”、“蟠龙飞云”等精美的木雕;凌空飞翘的屋脊,由泥塑装饰,单檐硬山顶,封火山墙,上盖小青瓦;左右两侧都有观戏木楼,雕花窗格,与后台的化妆间联通,显得宽敞而高雅。戏台之前的敞坪,全部是河中的鹅卵石,镶嵌而成,可容纳上千名观众。

      戏台呈长方形,铺着三、四寸厚的木板,结实而又坚固;左右小门,为演员上下的通道,其上匾额写着“出将、入相”;戏台顶部,是半圆形的木制藻井,彩绘装饰,就像一个精美的罩子,对于台上演员百转千回的唱腔,可以起到聚音与回旋的功效,使声音更加圆润饱满;整个戏楼和祠的建筑格局,就像一个大的喇叭筒,有非常好的扩音效果。无论白天黑夜,戏台上“哒哒哒、哐嘁、哐嘁”的鼓锣声一响,全村各处几乎都能听到,村民们便会很快汇聚拢来,听戏观剧;孩子们几乎连饭都未吃完,拔腿就想往戏楼这边钻——湘南许多古村都有戏台,但同时建有如此壮观精妙之戏楼的,则非常稀少。

      戏楼与中厅,由一道砖砌的山墙和花窗格相连;戏台和木楼下,全部悬空,摆放着一些条石、方木,平时成了乡亲们休闲、娱乐的处所。全村男女老少,有事没事,都喜欢到这儿来溜达溜达:有的端着咸菜、稀粥,拎着几个蒸熟的红薯,边吃边扯天南海北的奇闻异事;有的拿着鞋底、衣衫和针线,边缝缝补补,边聊家长里短;有的“吧嗒、吧嗒”吸着自己卷的“喇叭筒”旱烟,或坐或躺,眯起眼睛,老胳膊老腿,在暖暖的阳光下尽情舒展。每当酷暑来临,村里的大人小孩,都喜欢拿着竹席、苇席、薄被,来戏台上纳凉、消夏,微风频吹,蚊虫稀少,鼾声此起彼伏,用老家的话来说——“十分爽抖”!

      祠后面,有一座三公庙,庙中原来有香龛,供有骆氏祖的神位,还有石制香炉、石鼓和金属大钟等陈设。祠的前门外,原来是青石板铺成的敞坪,竖着一排排高高的旗杆石(桅石),还有拴马用的石墩——那些旗杆石,是古代登科中举后,给予的褒。可惜天长日久,这些都被全部拆除或损毁。

      祠前视野开阔,一眼望去,除了稻田、小河、龙珠山,还可见山下左侧的一排风水林——高达数丈的几十棵马尾松,雄伟屹立,姿态古奇,枝干状如虬龙,树皮红褐斑驳,经常有小块的脱落,就像片片龙鳞;每当寒冬来临、雪花飘舞之时,一颗颗鸭蛋大小的松塔,跌落满地,许多带有羽片的种子,凌风飞旋,蔚为奇观……

      骆姓在湖南散居各处,湘中、湘南,湘西和湘北都有,如民初做湖南大学教授的骆迈南先生,便是湘阴人;但以湘南接近广东的几县比较多。如临武、新田、宁远、蓝山等县的骆姓,都是全族而居,自成村落,大的几百户,小的几十户。这些县的骆姓,很多由广东花县迁来,而广东花县的骆姓,又是从浙江会稽迁去的;也有从浙江会稽,直接迁到湘南定居的村落。

      湘南骆氏一族,早在明朝期间就已声名显赫,被称为锦衣卫世家,先祖骆以诚,随明太祖朱元璋起兵,阵亡后,其子骆寄保代领其职;骆安、骆春、骆思恭、骆养性等,都先后担任过锦衣卫指挥使等要职。据《宁远县志》记载,骆安——官至锦衣卫都指挥使。锦衣卫在明代地位极高,拥有生杀予夺的,骆安“掌任务奉诏狱,一切遵行朝廷宪典”,他忠于职守,成就“一代英名”,其子孙一直享受世袭爵禄。骆思恭,曾任明朝太子太保,袭授锦衣卫;明神朱翊钧万历四十三年(1615),擢升为左都督。据说瓦窑头骆家,就是这一家族繁衍的子孙。

      清朝年间,见于湖南省志记载的出类拔萃人物,还有骆孟楷、骆时效,骆孔僎、骆时玫、骆时敏、骆崇德等先贤。他们的原籍都是宁远(骆崇德虽然是新田人,但新田原属宁远,至明崇祯时才划分出去,另外设县;其余五人,都来自骆家大院),新田的骆铭孙村与宁远太平镇的骆全村,距冷水镇的骆家大院,不足三十华里。

      据本村《骆家族谱》的记载,骆家大院这一支脉,最老的祖,可以上溯到唐代的“良相公”——做过朝廷两千石俸禄的官员;他的第十八代骆绍境(号伯九),明景泰七年(1456)二月,生于宁远太平镇的骆全村,明朝弘治年间(1488—1505)迁居到现址——由此可见,从这位开村的第一世先人,到现在为止,应该有520年左右的历史。

      家谱中,有关于辈份的四句诗词:“世尚万邦尊孔孟,时逢亨泰启贤廉;正大承先祖,富贵庆永长。”——琳琅上口,且通俗易懂,就是教育子孙后代,必须重教,继承先祖遗志,为人磊落,还要注重廉洁自爱,才能永保族人的平安幸福。每个字都是一个辈份,本村第一个“世”字辈的族人,叫骆世义,生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十二月十五日,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八月二十八日,享年87岁,为建村之后的第五代.有的村民,家中贫困,人丁不旺,三、四十岁都未娶妻生子,小孩生下来,辈份就高,如今还有“亨、泰、启”字辈;而有的村民家,子孙繁衍得快,十四、五岁就已经结婚,当了父亲,听说最小的一辈,已经到“大、承”字了。笔者是“贤”字辈,有时回到老家,见了束发的稚童,得叫一声“叔公公”;当然也有白发老翁,称我为“老叔公”的人!

      此屋又叫“寻徵别墅”,是科举时代的私塾,位于骆氏祠对面的龙珠山下。首倡之人,是清代的先贤骆孟楷,他的几个子孙——时因、时勤、时翘和逢聘、逢徴,共同出资建造。那是一座青砖黛瓦的三开间大堂屋,雕梁画栋,内设香案和孔、孟的神位,初一十五,供先生与童子们,一同祭拜。堂屋前是一个小花园,除了莲池、假山,还有一株古老的梅花树。每到寒冬腊月之时,瑞雪飘飞,虬枝上裹着一层雪白的冰凌,枝头则开满了粉红、墨绿双色的梅花,令人欣喜无比。院前有数丘稻田,春夏秋三季,“呱呱”的蛙鸣声与“琅琅”的读书声,彼此呼应,唱和不休。

      “仰旨”与“寻徵”,其内涵都很深,一是“仰承朝廷的旨意”,必须重教兴学;二是古代的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基本才能。“徵”(zhǐ)是“宮、商、角、徵、羽”的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中的“5”(suō),而“寻徵”就是希望童子们,能够 “诗书礼乐”、“琴棋书画”,样样皆通。

      先贤骆孟楷和他的几个子孙,为了能让本村更多的童子们,获得求学、求知的机会,还捐出52亩学田,每年收租谷物120担,用于教育、教学方面的开支。此校初年,被命名为“育英学校”,后来又更名为“疑峰学校”,也是当今村小的前身。

      科举时代,本村的富裕之家,追慕利禄,送子入学的不乏其人,有的科名显极一时;先后出过禀生以上的族人,100余名。清代乾隆年间,达到巅峰,除了骆孟楷等五人,被收录入湖南省志;时期,还有骆峥、骆启莲、骆启鸿等名人。骆峥——名亨欀,黄埔军校毕业,曾任国民军第16军73师217旅少校副官;骆启莲——生于1910年正月初四,大学毕业,曾任临武县县长,后去,任委员;骆启鸿——生于1927年七月初二,曾任台北军区参谋长。因此,当时的骆家大院,是远近闻名的耕读世家,被本县誉为“秀才之乡”,骆姓也成为宁远的四大家之一。

      在封建时代,男女社会地位极不平等,大多数女孩子,没有上学读书的机会,直到初年,西风东渐,受其影响,始有女童入学,忽悠美女老板全集但人数少得可怜。尤其是许多贫困村民,为生活所苦,家中儿童,无法入学,所以全村也有不少文盲。解放之后,本村的教育状况,有所改观,学校几度扩建,在校学生人数也逐年增多,并曾一度改为本乡的初中和中心完小;后来中学搬迁,又恢复为村小,还附设了幼儿园与学前班……

      村内有一处青石围砌的水井,位于祠西边不远的小巷内,分成上中下三段,上段用于饮用,中段可洗菜、淘米,下段只能洗衣、刷鞋等等,尾水流入稻田。井深数尺,泉水清澈自流,可见井底苔藓,小鱼游弋其中,悠然;水温冬暖夏凉,若是连日大雨,却不溢不浑,而且全村两千左右人口,都在这儿挑水,日夜饮用,天晴久旱,也不干不浅,堪称神奇。

      据老辈人闲聊,说祠东边不远的小巷内,早年间也有一口古井,泉水同样清澈透明,就像龙的两只眼睛,左右都亮;但那口井的水量太大,尤其是遇到暴雨之后,洪水猛涨外泄,连附近的巷子、百姓家中的堂屋,也全部被淹,令人叫苦不迭。在的情况之下,村民们只好忍痛割爱,搬来几口大铁锅,将泉眼罩住,再用“三合土”——由石灰、黏土和细砂,按照比例混合而成——将其分层夯实,具有一定强度和耐水性,与现代的“混泥土”类似,功效相差无几。虽然少了一口井,但并不影响村民们的用水,只是担水的妇女和儿童们,非得多绕一些,有些埋怨,留下一丁点遗憾罢了……

      八仙岩位于村东南的大宜山(大疑山),岩口宽敞明亮,有一天然的神座,供八仙;岩壁风化剥蚀,岩顶石乳下垂,奇雅而俊秀,每年前往进香的人客不少。附近还有几个天坑,四周灌木、藤莽遮蔽,可闻水声,幽深神秘,无人窥测。

      “十八庵”于雾云山各处,都是本村族人所建:山南有苦竹庵、缘庆庵、慈峰庵、秀云庵、高粱庵;岭北有中峰庵、庵、同庆庵,这三处庵院的规模比较大,森森,塑有佛像,还有住持,香火兴旺,信客络绎不绝。此外,还有清风庵、朝阳庵、明月庵、福寿庵等等,庵院周围,有的古木参天,有的竹林环绕,山境清幽,山溪潺湲,风景可人;山麓五雷击鼓处的仙姑殿,也颇壮观。但因年代久远,大多数都已经坍塌,有的成了后来雾云山国营林场下设各工班的宿舍、杂房。

      此类景点,骆家大院还有不少:如离村两里左右的白河之畔,有一块岩石,形似巨蛙,蹲伏在地面,突着双眼,怒视着它的头顶;其上方另有一长长的条石,形状与蛇相像,昂起三角形的脑袋,嘴里吐着长舌,正准备捕食眼前的猎物——此景点名叫“麻拐斗蛇”,十分逼真;村西的半边崖,有一处蝙蝠岩,其洞幽深阔大,里面的蝙蝠多不胜数,白天一只接一只,从洞顶垂下来,就像一串串倒挂的“黑乌鸦”;每到傍晚就飞出来,漫天飞舞,到处觅食。洞底凹凸不平,满是蝙蝠的粪便,厚厚的一层,油黑发亮。蝙蝠可以入药,能够化痰止咳,此外还可治疗疟疾,淋病,惊风,目翳,瘰疬,金疮。它的粪便也是一味中药,叫“夜明砂”,能治眼疾——老家的人管蝙蝠叫“洋老鼠”,传说它是一个的女子,死后不散,经常半夜出来,寻仇吸血,因此,有人管这个洞叫“鬼鼠洞”。胆小的孩子们,都不敢进洞去玩,但也有个别胆大一点的,悄悄地摸进去,将鼠粪扫出来卖钱。